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2月19日,自治区档案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珍品精编铸价值,资政育人谱华章”主题党日,旨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握历史机遇,勇担历史使命,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活动参观了“档案中的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珍品展”。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选161件馆藏珍品档案,纵贯清代至近现代,从档案维度展现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画卷,为自治区重大历史研究夯基垒台,为助力自治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
参观结束后,党员、干部们围绕深入学习内蒙古民族交融、文明互鉴的历史文化,立足档案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人事教育处高婧说:“从展览中的160多件珍贵的历史档案中,我看到了内蒙古地区从清代至近现代的历史画卷,感受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体会到了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刻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者,更要牢记党的嘱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档案中的历史挖掘好,把档案人的优良传统传承好,努力讲好档案背后的故事,为档案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资源开发处杨慧敏说:“通过此次参观,内心油然而生对档案工作的自豪感,充分感受到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一件件档案展现出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丽图景,生动见证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守望相助、心手相牵、砥砺前行。”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自治区档案馆将持续发挥“三个基地”“一个教学点”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用详实的档案真实反映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进程,展现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荣辱与共、团结奋斗、共生共享的生动实践,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平台,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为提升内蒙古形象提供档案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