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动态>馆务信息>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做客《遇见青城》直播访谈 讲述北疆记忆的守护与传承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 QQ
     发布时间:2025-10-30 10:13    来源:法治宣传处    浏览次数:     【关闭】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做客《遇见青城》直播访谈 讲述北疆记忆的守护与传承

10月27日晚间,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法治宣传处处长受邀做客呼和浩特交通广播《遇见青城》栏目,通过直播访谈向广大听众详细介绍了自治区档案馆在资源建设、展览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展现档案工作从“静态保管”到“动态赋能”的转型之路。


杨静处长系统介绍了自治区档案馆建设、发展情况,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在档案开发利用和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取得的成效。自治区档案馆馆藏226.39万卷(件)珍贵档案,时间跨度超过300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档案数字化率达100%,开放审核率达90%,为公众查阅利用提供了坚实基础。自治区档案馆持续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档案服务更加贴心、便捷和高效。突破传统“面对面”查档限制,开通电话、邮箱、网络等多渠道查询服务,建成内蒙古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和“掌上查档”微信小程序,实现全国、自治区、盟市和旗县四级联通。

节目现场氛围热烈,听众在评论区纷纷留言互动。“我们的展览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非常欢迎听众朋友们来参观!”杨静处长如数家珍地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文献展”“档案中的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珍品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胜利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廉洁文化档案文献长廊”“印章票证展”“寻英雄足迹 铸忠诚之路——自治区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事迹档案展”“内蒙古档案馆清末垦务档案展”等8大主题档案展。这些展览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生动展现内蒙古的历史脉络与民族团结故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累计吸引超5万人次参观。

近年来,自治区档案馆积极创新,通过打造“全区百家档案馆(室)百部红色(特色)档案视频展播”“档案中的内蒙古”全区百人读档视频展播、组建“北疆兰台宣讲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中小学生实践研学活动等方式,推动档案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让档案走出深闺,强化档案育人功能,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档案事业的浓厚氛围。

此次直播是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创新宣传模式、主动“跨界融合”的又一次积极探索。下一步,自治区档案馆将继续深入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加强档案资政编研,拓展与博物馆、图书馆、高校的跨界合作,并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举办公众开放日、研学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档案力量。